一位父親談小孩睡前時刻

作為一位父親,若然要進入小孩子經常轉變的生活中,莫過於在睡前──那段小孩子最寧謐的時間。

大衞(David Handelman)是這文章的作者,他闡述作為一為父親在小孩睡前的事情……

某一夜,他照顧11歲大的女兒去睡覺,他與小女兒一起閱讀一本記述小女兒最初兩年生活的日記。讀完後,他關上燈,並為她唱出一首她最喜歡的歌曲,她咕噥著,說她懷念BB的生活。大衞只對她笑一笑,因為他明白他兩到了一個全天最特別的時間,一個他稱為「魔幻時光」(The Magic Moment)。

睡房中的魔幻時光

拍攝人士,經常稱午後接近黃昏的時段,稱之為「魔術小時(時間)」(The Magic Hour)──餘暉夕照灑滿世界大地時所展現的壯麗而誘人的色調。藝術創作者,大都喜歡花大量的時間,為的是等待著這神奇、誘人而獨特的大自然色調,然後在眼前這幅如曇花般的畫面前,在它俏俏溜走前,激烈而急促地創作著……因為這是一幅再多等幾天也不一定會出現的畫面。

然而,當所有事物都融合於黑夜中,不見了的景象卻永留心底情。

作為家長,大衞相信自己發現了這個與「魔幻時光」相似的景象,出現於他兩位小朋友臨睡前的時刻。是的,那的而且確需要一些技巧去捕捉。

光陰荏苒,大衞經常擔憂一些事實,不再讓他在入睡前陪伴,因為兩位女兒,已經是7歲及11歲。從她們出生開始,他們已經學會如何慣性地繪製出睡前的儀式。當他們是初生嬰時,她們經常隱瞞著打嗝,以便得到更多嬌寵的時間;到了學行時,她們要求調校,彷佛父親就是一部「人肉點唱機」。

當年月漸遠,當大衞的女兒都長大了,大衞依然想盡法子,讓自己能夠站著或坐著,在女兒的床邊,看著他們入睡,他極之享受這個時刻,但這確實使他感到矛盾。

他最大的考慮來自他自己繪製的這些睡前時光,令他心生疚歉,因為現在的他,不希望這時光溜走,希望將一切推遲,讓女兒們稍遲才學會獨立。

可是,每一次,當來到了那個時候,當他遇上那「魔幻時光」,那種傷感直穿刺進他的心坎、夢兒、驚惶及真實的自己……一切一切能想像得到的不安……

釋放心底話

當孩子長大,最正常的,莫過於孩子們的生活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。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去介入,她們內在的人生所保有那神秘只剩下一半,能留下的一部份,是協助她們尋找自己,一個真正的自己。

故此,大衞能夠在她們清醒時學會更多;有時候,她們自告奮勇的提供不同的資料,但若然問到是何時發生,這方面的記憶是依稀的。到底是甚麼事情讓她們顧慮?她們正思量著甚麼朋友呢?在清醒之時,小孩會說:「好!」或「我忘記!」,又或是「我不想說這些!」但在睡前,所有真實說話都會不自覺地溜出來!簡單如她們會多謝你為她們所付出的,這些都是很多父母以為小孩子不察覺的;事實是他們了然於心;這些說話,也可能是一些父母們不願意聽到的,如小朋友會記著你對他的不好,例如:打、罵、吆喝……等等,又或是家長們擔心他們會將一些事憋著自己承受。姑勿論是甚麼事情,這些事實、這些真相、這個魔幻時光,是家長們該找出來的。原因是當一切發生,你能看到、聽到,是你的小孩在日常生活中不曾被批准的事情。

當大衞的女兒告之她想做回BB時,大衞問她為甚麼,她說能夠回到只是吃喝玩樂的日子而無須做功課。這是事實,但大衞依然要提醒她,她將不能吃固體食物、不能閱讀,更不能到百老滙看表現。她點頭,之後轉身,很快便進入夢鄉。

大衞所看到的是很多不同的自己飄浮的焦慮,一如垃圾般,每一天於小孩子的腦內堆積。這樣的時光,讓她們可以好好的藉撒嬌作鬆弛,亦可傾聽到他們一些嬰兒時的想法,哄著她們去安睡一頓。

當她們的恐懼被大聲說出來時,它們將被釋放而獲得平靜,小孩能進入他們的夢鄉。之後,家長們又可以再清楚你的子女多一點,看著他們好夢正酣,直至明早天亮……

資料來自:

http://www.parents.com/parenting/dads/101/fathers-perspectives-a-dad-talks-about-bedtime-moments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