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首搖滾上月球》 
慈父養兒「樂與怒」(轉載)

近日有多部講親情的電影上映,繼《誰調換了我的父親》、《爸媽不在家》後,上周又有一部台灣紀錄片《一首搖滾上月球》上畫。該片用了六年時間製作,片中歌曲《I Love You》更奪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。

 

 

該電影是講六位患有罕病子女的老爸,組成搖滾樂隊「睏熊霸」,並想在一年內登上高手雲集的海洋音樂祭舞台後,即表示感興趣,於是舉家就趁周日到戲院欣賞。想不到完場後,他的感受比Elsie還深,可能電影是講述不平凡的父愛,亦能道出男性心聲吧!

《一首搖滾上月球》的六位老爸,平均年齡達五十二歲。六人中,四人不懂樂器,要參加海洋音樂祭,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,情況就像去年另一紀錄片《不老騎士》,一群公公婆婆要騎摩托車環台一樣。不過,六位父親在生活上的重擔,卻遠比公公婆婆重,因為他們的子女都患有罕見重病,而這些疾病的名稱,Elsie大多未聽過,包括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、尼曼匹克症、血小板無力症、小胖威利症、結節性硬化症和平腦症。從電影中知道,這些病必須長期有人照顧,而且有的病更隨時有性命危險,子女每天能活已是恩賜。

六位老爸的背景都不同,當中有街頭麵粉公仔師傅、教會行政主任、中學老師、的士司機、網站設計師和社運工作者,他們在罕見疾病基金會認識,後來導演黃嘉俊在基金會當義工時,就認識了這班老爸,並拍攝他們的故事。六人其後決定組成樂隊,並挑戰海洋音樂祭後,導演就決定以此為主,記錄他們照顧子女,以及在Band房練習時的「樂與怒」。

樂隊名叫「睏熊霸」,其實是老爸們的自嘲,因為在台語來說,「睏熊霸」就是「睡太飽」的意思。事實上,六位老爸每天都睡眠不足,因為他們除了要工作養家外,還要照顧子女,當中的疲憊,實在不足為外人道。好像鍵琴手巫爸,兩名子女都患上尼曼匹克症,四肢不協調。每天晚上,他會跟兒子睡,但兒子身體上的不適,使他每隔十多分鐘就要求父親替他洗澡,巫爸根本不能好好休息;有時,兒子會鬧情緒,父親能好好吃頓飯的時間也沒有。

又例如負責吹口琴的潘爸,女兒患有平腦症,不能自己進食,需要在肚子開洞,並插上喉管,由父母替她把「食物」直接送進肚子裏,又不時要用抽痰機替她清理食道中的異物。此外,由於女兒行動不便,潘爸就常要抱着已十七歲的女兒出出入入,但仍無半點怨言。

相比肉體上的疲累,精神的壓力可能更令老爸難受。作為樂隊主音,現時為中學老師的歐陽爸,自稱是家中最健康的人,因三位子女和太太,都患有不同的病,其中小女兒和太太,都是血小板無力症患者,如有傷口就會不停流血,嚴重的可能會喪命,心理壓力可想而知。此外,單親鼓手勇爸的兒子有小胖威利症和糖尿病,常會感到肌餓而偷東西吃,所以家中的雪櫃要長期上鎖,但兒子有時仍會偷跑到街上找東西吃,時常要勞動警察尋人。

子女時刻要人照顧,老爸每周只能抽兩小時在Band房練習,但這兩小時卻是他們最自由、最放鬆的時間。鏡頭所見,還不時會看到他們說些調皮話,而老爸們在電影中也說道,「最後能否參加海洋音樂祭並非最重要,最重要的其實是過程。」老爸們最後能否參加音樂祭?「過程的確比結果重要」,正如老爸們照顧患重病的子女時,不知道子女能有多少時日跟自己相處,所以更要珍惜跟他們一起的時間。

該片的導演黃嘉俊和監製林育賢,分別曾憑紀錄片獲獎,而在處理子女患罕見重病的題材時,也沒有刻意煽情,只是拍攝出老爸們照顧子女的過程,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想法,已經叫觀眾動容。電影中曾說過,台灣的男人不易說出自己的情感,自小也被灌輸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」的觀念,所以在台灣,每八個罕見疾病的家庭中,就有一個爸爸會呈現「失能」狀態,或選擇逃跑,所以這六個老爸的故事更教人佩服。事實上,香港的男性也有同樣的心態,相信看電影時,不難有共鳴。

(2013-12-11  星島日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