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中自行收生 雙語備戰面試(轉載)

都是問及對某些官津中學的評價,因為他們正為子女升中選校「做功課」。一四學年升中自行分配學位階段,將於明年一月三至二十二日展開。家長可在這段期間,選擇任何兩所刊載於《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》的中學(當中絕大部分是官津中學,也有少數是直資中學),填妥《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》後,就可以直接到心儀中學交表,而子女不論成功申請與否,都要參加明年四月上旬至五月初舉行的統一派位,結果會在七月八日公布。

在這個階段,家長最想知道的,自然是那所學校適合子女、如何可以讓子女入讀心儀中學等。Elsie跟多位校長傾過,他們都說近年升中適齡學童人口減少,子女入讀心儀中學的機會,理論上是比以往提高。記得去年升中學童人口銳減五千二百人,教育局遂推行「二一一」減派政策。但在學額供過於求下,當中仍有七成六人就獲派首志願,成功率至少創近十三年新高,當中獲派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首志願的成功率亦有提高。

面對一四學年中一學生人數預期下降約三千人,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兼獅子會中學校長林日豐就說,今年家長的選校策略跟去年相同,選校時可以較進取。「始終是學額多過學生,下學年預計會多出約四千個學額。」

但是,林校長仍提醒家長,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,不同Banding(派位組別)的學生,應有不同的選校策略,其中預計子女是屬於第一組別(Band 1)的學生,不妨兩個志願都較進取,選擇最心儀的兩所中學;然而,如果子女屬邊緣學生,即是「Band 1尾Band 2頭」,或是「Band2尾Band3頭」的學生,就可以利用首志願來搏高一級的中學,第二個志願則要務實一點,選合符程度的中學。至於預計屬於第三組別(Band 3)的學生,則要集中留意校風,學生要操行好,有良好學習態度等等。

不過,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,由於各校可自訂收生準則,所以家長選校時,必須了解心儀學校的要求,並看子女的條件能否配合,否則就只會浪費兩個選校機會。

一般來說,各校的收生準則主要為學業成績、面試表現、課外活動表現、操行等,而全開英文班的中學,均大部分以學業為重,好像東區的張祝珊英文中學,多年來均不設面試,像今年該校的收生準則,主要是根據教育局的「成績次第名單」,佔分共五成;其餘的準則就包括品行、課外活動及服務、獎項,因此,尖子學生報讀該校,或較有優勢。

然而,如果子女的學業成績並非最頂尖,也不代表未能入到全英文班的中學,因為現時大部分學校都設面試,只要子女在面試表現突出,隨時有可能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被取錄。

了解多所英中的面試模式,知道主要分為個人和小組討論。個人面試中,多數申請人朗讀英文篇章,回答老師的延伸問題等,老師也會了解申請人的學校生活、閱讀習慣、價值觀等。小組討論,則多用廣東話,目的是讓申請人可以發揮得較佳,但亦有學校只設英文小組討論,同樣位於東區的嘉諾撒書院就是其中一所。

嘉諾撒書院校長陳秀儀同Elsie講,該校以英語授課,所以甚重視申請人的英語能力。她說該校的英語小組討論,形式像是一個角色扮演。「會有一個討論的題目,然後會請不同申請人,模擬不同角色去討論。例如題目是籌備一個家庭活動,各申請人就模擬不同角色,提出自己的意見。」陳校長說討論內容都是申請人在日常生活中,或在學校曾有的經驗,內容不會太難,請申請人放膽講就可以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,家長雖然有兩個選校機會,但不一定要用盡兩個選擇。除非家長認為兩所學校都是心儀中學,獲任何一所學校取錄皆「無怨無悔」,否則的話,就可以只申請一所,好處是即使子女在首階段未能獲取錄,但仍可以在統一派位階段再選一次,以搏多一個選該校的機會。

(2013-12-17 星島日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