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悠遊教院」生態團 賞本地珍貴生物

以往說起全球暖化,香港人未必有太大感覺,但近日出現罕見嚴寒,有專家表示與北極融冰及全球暖化有關,保護環境刻不容緩。香港教育學院將舉行首次「悠遊教院」生態導賞活動,由教院學生擔任導賞員,參觀即將落成的「生態園」中魚菜共生、再生態源等環保系統,亦會介紹多種珍貴動物及昆蟲,通過親身接觸本地生態資源,家長可鼓勵子女反思人類活動對生態多樣性的影響,從而改變生活習慣,為環保出一分力。

「悠遊教院」由香港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主辦,屬香港科學節2016的活動之一。Elsie聽學系講師蔣志超博士講,活動以導賞形式進行,於今年首次舉辦,是為了配合教院即將落成的「生態園」,希望藉此向更多人介紹教院的生態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概念。「教院早前獲撥款興建『生態園』,改建自校園一個不常使用的公園,裏面的設施包括蝴蝶園、再生能源設備,亦有農田、魚菜共生系統及人工濕地。」蔣博士指,生態園現時仍在興建中,但導賞活動將於四月舉行,相信屆時已經竣工。

相信很多人都只知道教院位於大埔的校園鄰近郊野,但蔣博士說,教院不但就在八仙嶺郊野公園及地質公園新界園區旁邊,附近還有鳳園蝴蝶保育區、汀角紅樹林、船灣鷺鳥林等,都是受不同程度保護的生態資源。他與學系其他老師都有邀請學生幫忙做生態調查,發現校園有不少蝴蝶、雀鳥、蛇蛙和植物,如同學曾在校園看過白頭鵯、白鶺鴒等雀鳥。

「即使教院並非保育地區,但珍貴生物都會來到校園。」好像曾被學生在校內用相機「野生捕獲」的裳鳳蝶,便是受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保護。蔣博士表示,裳鳳蝶在香港罕見,牠與金裳鳳蝶是香港唯一受法例保護的昆蟲,「因為牠們非常美麗,所以常被人捉來製成標本。」

除了介紹校園出現的生物,蔣博士更希望藉活動向公眾介紹「生物多樣性」概念,以及其重要性。「政府正就《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畫》進行公眾諮詢,是近期的環保大事。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有密切關係,有理論指出,一個健康生態系統需要有多種類的生物,一旦經歷任何轉變,多樣系統比單一物種系統更好,因為較難被完全毀滅。」

與家人郊遊和行山,欣賞大自然景色,當然也支持環保,但蔣博士說,維持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健康,還有更重要的原因。「以前大多數人認為天然資源用之不盡,而且沒有代價。但近年開始有人提出,大自然正默默提供服務,也會有用盡的一天。」

他舉例指,海洋為地球調節溫度;森林的大量樹木每天也在吸收二氧化碳,排出氧氣,為我們潔淨空氣;紅樹木能淨化淡水,但這些「服務」不易被人察覺,「如我們不斷斬樹、填海、破壞紅樹林,便會消滅了這些無形服務而不自知,最後很可能要付上代價。如去年是最暖的冬天,近年愈來愈多的極端天氣。這些天災人禍需要救援行動,也就用上更多錢。」

但要保護環境,甚至建立生態系統,並不一定只是政府的工作,他表示,導賞活動亦會帶大家參觀教院正在進行的不同研究計畫,其中包括「魚菜共生」系統。即毋須泥土,只用魚的排泄物灌溉漂浮於水中的植物,形成一個小型生態系統。蔣博士說,從前的水稻農夫都會養魚,是魚菜共生的雛型,故環保不一定是全新概念。

「排泄物只需經細菌降解即可成為肥料,而細菌無處不在,所以這些菜和植物都沒有施加額外肥料。」參加者屆時除可欣賞教院種植的薄荷、西洋菜、通菜及香草,蔣博士更透露,還有很多關於魚菜共生的有趣故事分享。「我們亦正與學校的有機農夫商討,參加者或能落田感受一下。」

提提大家,「悠遊教院」將分別於四月九日及二十三日,假香港教育學院大埔校園舉行,屆時將會提供約一小時導賞服務,費用全免但先到先得。有興趣的家長可往https://goo.gl/WUi65c瀏覽詳情及報名,注意須預先選定參加時段。

(2016-1-28  星島日報)

Unable to query local database Got error 28 from storage engi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