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秒測心顫
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醫管局合作,於9月推行「心房顫動普查計劃」,採用最新引進的心臟監測器,可於30秒得知結果,較傳統心電圖測試省時。計劃有助盡早辨識出有心房顫動的病患,以預防中風等併發症。計劃為期兩年,預計有6萬人受惠。

據港大醫學院推算,全港約有7萬人患有心房顫動(房顫)。房顫是心律不正的一種,病徵為心悸、疲倦、頭暈和氣促,多為沒有特別病徵的隱性病患。

及早診斷防中風

若心臟長期不規律顫動,會形成瘀血,瘀血若隨血液流到腦部,會令腦血管栓塞而出現中風。

約兩成病人因中風入院,才同時診斷出有房顫,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內科副教授蕭頌華稱:「到病人中風先診斷出有房顫已經太遲,冇辦法預防到佢哋發生中風呢個情況。」

抗凝血藥華法林,能有效減少房顫引起的中風達50%;雖然華法林有0.3%機會引發顱內出血,但仍然利多於弊。

房顫普查費用全免

為辨識出無特別病徵的房顫患者,盡早給予藥物預防中風,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,聯同港島東聯網家庭醫學及普通科門診於9月起,在5間門診推行為期兩年的「心房顫動普查計劃」,費用全免,主要對象為門診的長期病患者。

新引進的心臟監測器較心電圖測試節省時間,只要將每邊各3隻手指放到金屬觸板上,30秒即可知結果。若證實患上房顫,會轉介至心臟專科,由確診到處方抗凝血藥的過程縮短至兩周內,避免病人於輪候專科期間已出現併發症。

(2014-7-24  都市日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