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招預防小朋友節假日後症候群

暑假過完,差不多一固月,但有部份小朋友仍未入局,仲未完全集中返,適逢一個中秋假,連放3天,有部份小朋友真係完全無心機返學,點算呢?以下6招希望節假日後症候群的小朋友可以集中精神返學!

大人就話有節假日候群,唔願返工,返到公司都無狀態,睇瞓、唔集中、效率大降……等等!小朋友都一樣會有,可能返學時會唔願起身、有新一輪另類「分離焦慮」唔願入學校、上課會心不在心焉,甚至眼瞓……沒精打采、全身乏力、嗜睡、注意力大減……等等。 通常會有以下三種典型:

樂不思蜀型

假期玩得特別開心,離開返家時不斷回味無窮,放假回來,哭著不願上學去。原因是在假期時,小朋友們跟著成人在外遊玩,在家休息時間比上學時少,就是我們經常說:「放假攰過返工!」身體特別勞累,因此導致身體上的不適應。

專家建議在開課前一天要慢慢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假期抽離出來。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出遊的話題或看出遊時拍的照片,讓孩子懂得假期已過去,應該回去學校!而且在言談中要多提到學校有關的趣事,讓他們記著在學校也會很高興、很有趣!

賴床厭食型

小朋友上學時,可能每晚都是八時半左右上床睡覺,但假期去玩,則夜睡晚起,到上學前,太早睡不了,睡了明早起床返學也睡不醒!原因就是假期打亂了生活的慣常節奏,如假期吃的也多了亂了,返學時也易引發腸胃不適。

專家建議要在假期末作調整,或即使假期也要小朋友的起居飲食保持規律,要注意假期飲食也不能大吃大喝。:

家庭依賴型

這是特別遇著長假期的小朋友,假期長了,在家久了沒興趣返學校,因為在家少約束,身邊人也熟悉,起居一切有人打點而不用勞碌,對家產生依賴。

專家建議家長以往慣性在家中照顧週到,所以不要太過多照顧,不可事事包容及包辦,讓他們學習自律及自理,也要知道不可讓小朋友在家中過於懶惰,習慣了自律自理,便不會太多依賴。

專家們還有特別的6招讓小朋友可以自然能輕鬆的應對假期和學期的轉變:

1) 安排時間溫故而知新

很多小朋友可能在幼稚園學習的時候很乖很聽話,但是假期一「玩瘋」,所學到的知識都拋之腦後。不妨安排一定時間,回顧上周的知識要點,方可能「溫故而知新」。

2) 假期最後一天不宜激烈活動

長途旅遊和參與刺激的活動,儘量不要安排在假期的最後一天;認真調節玩遊戲的時間及形式,調節看電視或玩電子產品的時間,讓心情慢慢平靜下來。

3) 按時作息調整好生理時鐘

中秋節假才連續三天,不算很長,但也要為小朋友習慣一下作息的時間及生理時鐘。家長要引導孩子開始適應上學的生物鐘,盡可能的按時起床、睡覺和用餐,並配合一定的戶外活動。

4) 計劃未達成願望

對學生在假期未能達成的願望,只要是合理的、可能的,就跟孩子訂好計畫,儘量在下一個假期裡實現,作為激勵孩子在新學期學業進步的一種手段和方法。

5) 家長要引導孩子轉換角色

身教重於言教,家長應注重寓教於樂的引導。作為家長也應引導孩子轉入新的角色,家長要讓小朋友知道上課並不枯燥,引導他們體驗進取的樂趣,體會學習的成功感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:家長本身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,例如:要孩子按時睡覺休息,但家長卻約上幾個好友,在家裡通宵打麻將。那孩子能休息得好嗎?家長應該在這段時間內,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按照平時的狀態,並儘量創造樂於學習的家庭氛圍。

6) 家長幫助孩子調動上學積極性

調動孩子積極的心態。比如多跟孩子講講學校裡的事情,幫助孩子回憶一些高興事與趣事:被老師表揚幾次、得到多少小紅花、有什麼好玩的玩具等,還可跟孩子多做一些親子活動,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悅中而排斥學校,亦可以多說一些欣賞和鼓勵的話語,從正面的角度給孩子以信心。同時給孩子補充一些必要的文具,讓孩子感到上學的幸福感,期待著開學。

「節假日症候群」非成年人的專利,但對於家長來說,要面對小孩這些反應,還是多作策略性的引導,以免初發理管,之後便尾大不掉!多作以正面引導、鼓勵為主,儘量減輕小朋友們在學習上的壓力,讓他們重新投入學校生活中。

資料來自:http://edu.pcbaby.com.cn/center/admission/1004/914301_all.html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