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中統一派位 宜科學化選校

教育局上周已派發升中統一派位的選校表,如果子女要入讀官津中學,或者有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,家長就要在五月四日或之前,填妥選校表,並交回子女就讀的小學,結果在七月五日公布。在升中適齡學童下跌,學額多於學生的情況下,近年升中派位的成功率屢創新高,像去年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獲派首志願的成功率高達七成八,如計算首三志願,更高達九成一。

日前跟幾位中、小學校長傾過,知道教育局預計今年參加升中派位人數,約四萬六千一百人,較去年再微跌約五百人,加上減派政策去年完結,故可預計今年派位情況,跟去年相若,如家長的填表策略合宜,子女不難獲派心儀中學。雖然學位競爭情況不算激烈,然而,校長們提醒家長填表時,仍不可過分進取,除了應選擇適合子女能力和興趣的學校外,還要留意初中和高中開辦的課程,並以科學態度選校,切忌人云亦云。

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兼國民學校校長賴子文,他認為家長選校時,最重要因應子女的性向和能力,不要太好高鶩遠。「現時的中學跟以往有很大變化,各有特色,有的學校重視學術成績,有的則多活動,家長選校時,除了名氣以外,還要配合子女的性格。」

賴校長續說,由於社會環境跟以前不同,學校都發展出不同特色,例如部分學校的高中課程,有職業導向元素,例如設旅遊、商業有關的選修科,假如子女很早已對某些範疇有興趣,家長選校時,可以此為其中考慮的因素。

此外,賴校長提醒家長要留意心儀中學的高中選科制度,是以全級名次為選科時的先後次序?還是以特定科目成績,來決定是否可入讀某些科目?他解釋,例如子女的數學很好,其他科目一般,他在中四選科時,有可能因平均分不高,未能修讀心儀的理科科目,浪費了在理科的才能,將來也無機會在有關方面發展,這是非常可惜的事。

另外,賴校長認為,如子女入讀能力相符的學校,讀出好成績的時候,有機會愈讀愈有信心,自然有助增加日後讀大學的機會;相反,即使子女入讀名校,但假如他們能力達不到要求,成績一直比同學落後,成為失敗者,對他們的信心也有影響,繼而減少學習動機,影響深遠。

雖然近年整體派位成績不錯,但如果只計算獲派統一派位首志願的成功率,去年其實只有六成三,獲派首三志願則是八成四,換言之,想子女「一擊即中」,或者獲派首三志願,家長須注意填表策略,並跟子女老師了解區內的派位情況,以及子女屬哪個派位組別。

賴校長表示,每所小學都會有過去的派位紀錄,每年派位情況或有改變,但相距不會太遠。「學校大概會知道,該校學生考那個名次,會派入甚麼中學;或者通過哪一個志願而可派入某所中學。舉例說,某所中學原來是以往Band 1學生的第三志願,這些資料都可以給家長參考。」他認為從以往的數據排學校的志願,比較科學化,並不能盲目「靠估」。

對於家長來說,如明確知道子女屬Band 1、Band 2或Band 3,選校時比較易有方向,最頭痛的,可能是子女屬中游分子,即是「Band 1尾Band 2頭」的學生。賴校長就提供這個填表法,「第一志願可以當自己是Band 1生去填,第二和第三志願,就要當自己是Band 2了。」

雖然整體來說,適齡學童人口數目下跌,但個別地區的情況仍略有分別。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兼獅子會中學校長林日豐講,學界預計九月開學時,全港中一剩餘學額接近五千個,其中觀塘和中西區的學額供求較平衡外,其他各區均有過剩情況,而屯門、沙田、黃大仙、港島南區和東區的情況比較嚴重,但對有關地區的小六生來說,中游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卻增加。

在填表技巧方面,林校長則說視乎心儀中學是否在區內。「如果家長非常心儀區內某中學,就在甲部首志願填該校,第二和第三志願則『漏空』,然後在乙部首志願再填該校。」他解釋,避免在甲部第二和第三志願填寫學校,是因為一旦獲派甲部第二或第三志願後,就會失去在乙部「攪珠」的機會。

不過,如果家長心儀區外中學,則可以在甲部首志願,填寫該校,第二志願則填寫區內最心儀中學,第三志願則「漏空」;乙部首志願再填區內最心儀中學,其他志願則盡量填滿,如此類推。林校長也提醒家長,選校時應跟子女有商有量,從他們角度去選合適的中學,包括教學理念和教學語言等,才是最合乎子女利益的選校方法。

(2016-4-22  星島日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