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香港五十年代面貌
從影像窺見歷史

1950年10月1日 香港開始實行遇到緊急意外事故,撥999召警的措施。
1951年7月28日 中學會考放榜,合格者399人。
1955年6月15日 位於大帽山下八鄉之第一個新界徒置區入伙。
1956年5月25日 由63歲的梅蘭芳率領之「中國戲劇代表團」過港往日本演出。
1957年5月29日 有線電視麗的映聲啟播。
1959年3月6日至8日 英皇夫愛丁堡公爵訪港,並為伊利沙伯醫院奠基。

 

 

五十年代的香港百廢待興,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,也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年頭。當時大陸政權更替,大批內地難民湧至香港,香港人口由1945年的五十多萬,激增至1958年的接近三百萬。這批難民在港打工、學藝、創業,很快便融入社會。他們除了提升香港的勞動人口,同時帶來大量資金及技術。後來韓戰導致對中國的禁運,對從事轉口為主的香港造成致命打擊,然而香港最終成功轉型為工業城市,奠定香港發展的新一頁。

本土歷史專家鄭寶鴻收藏大量有關本港發展的史料,亦曾出版不少香港專題的著作。最新著作以影像反映歷史,以超過200張珍貴老照片,分為18個篇章呈現昔日香港的面貌,內容涵蓋社會、交通、房屋、工商業、醫療、教育等。新書以張國榮的名曲《默默向上游》命名,寓意香港在五十年代的困苦中掙扎奮鬥,奠定往後的輝煌成就。

新書資料

書名:《默默向上游 —— 香港五十年代社會影像》
作者:鄭寶鴻
出版日期:2014年4月

ISBN:9789620756269
定價:HK$148

作者簡介

鄭寶鴻,一九四零年代末出生,香港歷史愛好者,錢幣、郵票、歷史照片、明信片等的收藏者,對香港殖民地時期、日治時期的歷史及文化、地方誌等有專家級認識,常獲邀就香港歷史掌故題材演講。現為香港歷史博物館、香港文化博物館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名譽顧問、香港錢幣研究會副會長兼義務秘書、香港郵票錢幣商會副會長及香港收藏家協會名譽顧問。

著有《圖片香港郵票》、《港島街道百年》、《九龍街道百年》、《新界街道百年》、《香江知味︰香港的早期飲食場所》、《香江冷月:香港的日治時代》、《消失中的城市建築 — 香港歷史圖像精選1880s-1990s》、《百年香港華人娛樂》等。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