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話題
寶寶的肌膚從「補水」入手

隨著天氣逐漸轉涼,令皮膚暴露於濕度較低的環境底下,便會出現皮膚乾燥的現象。由於寶寶的幼嫩肌膚對外界環境特別敏感,會因環境乾燥而導致身體水份流失,容易出現爆拆的情況,所以媽媽要特別細心,早晚和洗澡後都要為寶寶塗上滋潤性強的護膚產品,令身體鎖住水份。

 

由於嬰幼兒表皮負責鎖水的角質層發展未成熟,造成鎖水度不足,而真皮組織發育也不健全,使得水分不易吸收。寶寶受溫度、濕度的影響,皮脂腺分泌量本來就比較少,但生活習慣若未隨著氣候變化而作出改善,例如使用過強潔膚液清洗皮膚,或洗澡水溫過熱、不加強保濕,都會加速皮膚油脂流失,引發乾裂或痕癢等情況。 

 

各位家長可應多注意寶寶乾燥位置;

 

1. 嘴角位置-如寶寶有吮手習慣,加上口水,很容易引起皮膚敏感。相反,抺得太過乾淨,又會抺走唇上的油份,反而令唇上的皮膚更乾燥。

 

2. 身體肌膚位置-不加保濕,肌膚因缺乏水分變得特別脆弱,會令寶寶身體感覺到痕癢,甚至抓至皮膚爆坼、脫皮,嚴重者更有機會誘發細菌感染。

 

3. 尿片橡筋位-使用的紙尿片頭及褲頭橡筋位,在皮膚上會造成摩擦,引起痕癢。

 

4. 腳部位置-腳眼以上的摺位,較容易被父母忽略進行潤膚。

 

5. 手腳摺位位置-塗潤膚品在手腳時,不要忘記手腳的摺位,不加以保濕的話,也會弄致爆坼。

 

 

全方位的日常護膚;

 

1. 應留意所用的清潔沐浴用品以及所有護膚品,不要太油膩。建議可用較水分為主的潤膚膏保濕,但必須不含香料、顏料及添加劑。

 

2. 除了護理肌膚外,頭皮及頭髮也會乾燥,所以要確保選擇較性質溫和的洗頭水,以免幼嫩的髮質頭皮受到損害。

 

3. 避免用過熱的水沐浴、沐浴時間不宜過久。

 

4. 洗澡後,輕輕印乾身體後,建議10分鐘內即時塗上保濕潤膚品,可緩和肌膚過度乾燥情形。

 

5. 皮膚摺位處或彎曲處要特別重視清潔,以防細菌或病毒感染。

 

6. 冬季適時添加保暖衣物,防止身體表面水分流失,而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小孩,最好避免穿著毛料、尼龍等透氣度不佳的衣料。

 

7. 注意暖爐不要直接吹向小孩,否則影響肌膚水份流失,有機會出現嚴重乾燥的情況。

 

8. 如有皮膚不適症狀超過兩週,最好盡快就醫。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