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成幼園未知悉錯失介入黃金期 全港特教幼兒推算近2.5萬

現時幼稚園在特殊學習需要的支援配套不足,令特教需要的幼童往往錯過六歲前介入的黃金期。有調查發現,全港懷疑有發展障礙的幼稚園學生達百分之七,推算約一萬二千多人是疑似特教生,連同正輪候及接受輔導服務的合共近二萬五千人,相當於每七名學生便有一名有特教需要;調查亦發現,六成二確診個案未為學校所知,無法適切支援,促請加強家長教育及學校支援。

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,聯同保護兒童會在四至七月間,成功以問卷訪問近五百二十所幼稚園、逾五千四百名幼稚園教師,受訪教師懷疑班內有發展遲緩、自閉症、過分活躍症等特教需要的學生比例,平均約百分之七點四,以全港約十七萬幼稚園學生推算,即有一萬二千多名疑似特教生,連同正輪候與接受社會福利署康復服務約一萬二千人,全港幼稚園特教生估計近二萬五千人。

倡撥津貼加強支援

調查亦推算,學校獲知確診有特教需要的學生比例不足四成,其餘六成二確診個案未獲學校知悉。各有六成半受訪教師承認游說家長接受轉介,以及在學生確診前提供介入方案遇到較大困難。約三成半受訪學校認為急須增聘特教教師,以及教育心理學家等專業團隊的定期到校支援。

大埔及北區幼兒教育校長會主席郭楚翹坦言,不少家長為免子女被標籤,往往向幼稚園隱瞞有特教需要,令學校無法轉介或支援,錯失介入黃金期。現時輪候評估及資助學前康復服務平均需時一年至一年半,她指有特教生家長為求加快轉讀參與「兼收弱能兒童計畫」的融合教育幼稚園,竟誣告幼稚園疑似虐兒,「成功轉校後,家長始向我們道歉稱絕無其事,但對學校來說傷害很大。」

保護兒童會建議教育局加強幼稚園的特教支援,包括為每所非牟利幼稚園每年提供二十萬元校本支援津貼,讓幼稚園聘請教育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,協助及早識別特教生,並加強學校的相關訓練。總幹事蔡蘇淑賢稱,反對把中小學的三層資助模式沿用在幼兒教育階段,「現時等待評估需時,延誤幼童及早識別與介入,幼稚園應該是先支援後評估。」

(2014-11-24  星島日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