拆解「魔雪」瘋魔之謎!
 

 

不是近期,而是過去的一年,不止於香港,世界上大部份的女孩,都被認為中了「魔雪毒」,除了日常用品、衣服等等無所不見「魔雪」,連食品也被「魔雪化」;最膾炙人口的,莫過於那一首奧斯卡金像獎歌曲<Let It Go>,成人看見,既搞笑卻又帶點懨悶,但小孩還是樂此不疲的大唱其歌,翻睇一百幾十次《魔雪奇緣》……

很多美國的心理學家,留意了這個「魔雪」現象,並寫了很多相關的分析……其中一篇是一位已為人母的心理學家所寫,大意如下:

愛莎成為了兒童的偶像,而她在電影《魔雪奇緣》(Forzen)中的內心掙扎,正引發了小孩,特別是女孩及學前兒童的情緒世界。

迪士尼的《魔雪奇緣》,令電影公司賺了12億美金的票房。這套不單是第一套能夠打十大賣座電影的公主主題動畫電影,也是現時最賣座的動畫,它的音樂及角色更是無處不在。

滿街的小女孩都扮成愛莎,但為何這一套電影可以超越以往所有動畫呢?為何會令小孩們都如此如癡如醉呢?作為心理學家,也是一位母親,女兒也很喜歡公主角色。因此,我需要探討這個問題。

首先,學前兒童的情緒世界,像在緬懷著其偶像愛莎的內在掙扎:熱情而強大的力量,看似不能被控制。

學前的小孩也有相似的情況,他們被內在的衝動驅使其行為。當愛莎恐懼其不能逃避的內在力量時,她感到哀傷,這讓小孩子們有著共鳴,或許,備受耐性考驗的父母,可能也有著少許共鳴。

第二,學前小孩的幻想,是能夠令世界成為一個充滿新奇、刺激及冒險的奇妙地方。小孩對故事的迴響,就像以魔法去實現一些事情;所以,愛莎在她們看來是超級英雄,擁有冰雪力量(Ice Power),有能力去創造一個冰雪城堡,使用的可能只是她的一根手指,這變得特別有感染力。或許,現代的小孩,生活鮮有像愛莎般被孤立及絕望的環境圍繞,她是那被鎖於門內生活女孩,又是那一位自我躲藏於孤山冰堡中的女性;故此,小孩們對此等魔法力量更心存敬畏。

然而,魔法的魅力,讓她們感受著一切皆有可能,這也帶了一定程度的恐懼。瑪莉恩(Maryam)的女兒最愛這個故事,是因為裡面沒有女巫,雖然瑪莉恩讚揚這套迪士尼電影,但與女巫相似性格的人物(如《長髮公主》內的母親Gothel)卻來得更真實。可幸這些恐懼的情節,在電影中也是較少及較短暫的,電影裡的國民,是一個正常的人,唱著悅耳的歌聲。

第三,愛莎與其妹妹安娜有著真正的連接。縱然愛莎重覆去阻止安娜與她作更緊密關係的發展;這阻止的行為,展現出的是為家庭而作出的犧牲,在很多電影故事中也能看到。現實中,學前小孩,他們對家庭,也同樣有著根深蒂固的感情,他們試著顯現他們與家庭強烈的連結,這也代表他們注重自己社交圈內的緊密關係。即使當觀眾們看著《魔雪奇緣》中安娜與基斯托夫漸生情愫,但依然感到其姊妹情深要比愛情更吸引。電影中的角色,讓我們感受到真實而可靠,而不再單純為找王子,他們強調的是姊妹情及女性力量。

 

 

最後,那一首歌,確認了這個訊息。瑪莉恩四歲的女兒及她的朋友,全部都很喜歡唱那一首《Let it Go》。小孩子們搖動著手指,指點著對方,唱著:「B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!」,一同跺腳,演繹著愛莎踏下她的腳以創建冰堡的情節。就連瑪莉恩的一歲兒子也在做著動作,模倣她們的舉動。

當問及女兒這首歌是關於甚麼內容時,她的女兒笑著並簡潔地說:「這是關於愛莎終於可以自由地、快樂地生活,不再受到別人騷擾。」當中的關鍵是,她們都被一個環球主題所吸引:快樂與自由。

或許,我們需要感謝電影,讓我們可以更明白學前小孩的感知:她們因為其衝動情緒而感受到內在衝突。我們不希望成為一個太過驚恐的村民,即使我們有時候是比較自我一點,會受到情緒的挑釁,但大部份人都是喜愛並忠於家庭的。

我們始終希望的是快樂與自由。

 

 

原作者簡介:

這分析由Maryam Kia-Keating, Yalda T. Uhls為Zocalo Public Square @ ThePublic Square而撰寫。

她們為兩姊妹,同樣是心理學家。Maryam是聖坦巴巴拿加州大學的助理心理學教授,Yalda則是洛杉磯加州大學(UCLA)兒童數位媒體中心的高級科學研究員,亦是非牟利機構「共同感官媒體」(Common Sense Media)的區域董事。

文章來自:

http://time.com/3656230/why-kids-cant-resist-frozen/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