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手學耕種 體驗生命懂惜食

近年愈來愈流行周末親子耕種活動,香港家庭視為消閒,不過國內貧農賴以為生,不少兒童都需要幫忙父母務農工夫。雖云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,不過對一班剛剛完成小母牛「童心.識種惜食」活動的家庭,特別是小朋友,個多月來在天台種植粟米、通菜的體驗,或許領略到種植另一番滋味。

若見過農田的粟米如人般高,當看到自己親手栽種的粟米個多月來只有手臂般長,九歲的余嘉寶跟八歲的弟弟嘉峰有何感受?弟弟毫不掩飾失望之情,不大願意談自己的粟米;反觀姐姐則較理解種植背後的意義,知道要花心機。「其實今次我們死了兩棵粟米(一家五口每人一棵),會有些不開心,沒錯不像街市見到的那般大,不過我們下次可以淋多些水、施肥。」媽媽KoKo補充,當子女見到有粟米死了,始醒覺自己的粟米不會如農田種的高大,雖然大人早明白是甚麼一回事,卻沒有預告,而是讓孩子自行發現:「一直覺得粟米要在田裏種,能夠在狹小的土壤都有現在的成果,我反而開心。種得不好,他們會失望、喊,甚至發脾氣。」

學習等待練耐性

翻鬆泥土、拔雜草、淋水等工序,小朋友都是親自做的。兩歲半的妹妹嘉嵐更不時伸手入泥土,不像姐姐般怕髒怕蟲,相當享受種植這玩意。KoKo在孻女未出生前,也曾在天台短暫租田種植,種的也是易有收穫的蔬菜,小姊弟易有成功感:「先前種植,他們會按捺不住問:為甚麼仍未發芽?現在他們有耐性多了,知道植物有生命,下雨怕植物死,太陽太大又怕曬死,想上來擔遮,當成生活一部分。」

KoKo說,開始時兒子甚至用間尺量度粟米高度,狀甚緊張,「兩星期後熱情慢慢冷卻,我會提醒他們要長打理。」而姐姐則每事問,細微如種子品種也問,真正難倒媽媽:「其實她最想知道是自己每天來,最後可以種到有多高,要多久見收成?」體驗式學習的真諦,在於家長懂放手,由小人兒探索結果。

責任比成果重要

孖仔趙憫晞、趙憫昊今年五歲,他們的弟弟憫謙一歲半,三兄弟每星期都會到農場一次。媽媽何心怡坦言一直都想讓兒子體驗種植:「這代小朋友真的會不知道菜從何來,對食物的概念只在餐桌上,連買甚至種的過程,也完全不知道。」爸爸何先生則曾在中學時回鄉下耕種:「真是一粒米都不會浪費,因為很辛苦才種出來。」學校教育令小男生知道「吃不完的菜扔掉,農夫會很傷心」,不過心怡覺得未試過親自種植,未算真正領會箇中的教育。「他們會說上天台很曬,想去其他地方玩,我會提醒他們不淋水植物會死,這亦是他們應有的責任。要解釋給他們知道,責任較成果更重要,要對植物這生命負責任。」

種植,於她是與兒子的共同體驗。「我拾了些爛通菜頭回家,原來可用水種,長出新芽。大家都是新體驗,對他們來說,原來植物不一定由種子開始。」

(2015-9-22 晴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