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畫家劉斯傑繪百年香港 鼓勵小朋友探索歷史

小朋友對維港兩岸不會陌生,但有沒有人想到100年前的維港是怎樣的模樣?在書展期間推出新書的插畫家劉斯傑,就以繪本教小朋友認識香港歷史。

以兩年時間製作的《香港百年變變變》,是首本以維港兩岸反映香港百年變化的繪本,也是針對兒童創作的圖畫書香港史,作者劉斯傑結合歷史研究,繪畫出百年海岸變化,鼓勵小朋友探索香港由小漁村變成大都會的故事。當中有十幅維港兩岸全景圖,及因應不同年代的生活氣氛或重要事件,各配上十幅特寫頁,讓孩子作今昔對照,並由圖畫中人們的服裝、表情、商店的招牌設計、交通工具等,理解過去的香港。

時空交錯

劉斯傑指出,創作是依據政府的填海資料,以畫面反映1840年至2015年海岸綫明顯轉變時期的建築、交通、街景等變化。「畫面的選取並不是用十年一幅作分野,而是根據那次填海引致海岸綫最明顯變化的階段作藍本,呈現當中景物變化。」因沒有人會定期去記錄維港兩岸,故他由不同渠道包括圖書館、軍用地圖、互聯網、環保組織、人家珍貴的家庭照等昔日的相片中搜索海岸變化,共參照上千張圖片,再加入藝術手法把具代表性的事物呈現,令小朋友看書時有時空交錯的感覺。小朋友可在書中發現在灣仔消失了的戲院,或全座拆掉再重建的希慎廣場,由運河變成今天的鵝頸橋,最有趣是看到百年前的遊艇會,原是飄在海上的一個無名小島,後來因填海而與灣仔的街道連結。

引發興趣

他謂繪本讓小朋友能在同一視點去觀察海岸變化,他也因而加深對香港的感情。「有次為了想繪畫出擴建前的半島酒店,想找有關相片,最終在網上見到,那刻高興到彈起。我因畫畫而想知香港更多,例如畫觀塘時,我會探究這區怎樣由工廠林立變成商廈林立,中間發生了哪些事?我會真實訪查要畫的街道,感受一下它的從前。」

他謂希望孩子用眼去找、用心去探索,想知更多便向父母求問。「繪本適合小學生閱讀,家長可陪孩子由今天的畫面看起,引起他們的興趣,再慢慢翻到昔日的畫面尋寶。我女兒較熟悉銅鑼灣,故她看到崇光的熱鬧會很有共鳴。我們再翻到前面,由熟悉的人潮和商店名中去對應比較,問她:你知否以前的銅鑼灣是怎樣的?請她閉上眼幻想一下才看答案。小學生對香港地理已有基本認識,故家長可以引導他們思考未來若香港再填海,他們的想法。」

他也按照每階段的氣氛配上不同色調,如百年前的小漁村是藍天白雲,令人聯想到那時人們生活較悠閒;畫到今天的維港,空氣很污染,用色也要調校。小朋友可以從顏色、布局去聯想當中的變化。「我的童年,看社區的所有東西都是顏色非常明朗和開心的。打風圖畫那幅我畫了當中有媽媽在關門拉小朋友入屋的細節,讓孩子在圖畫中也發掘到畫裏人的心情。他們可以進而問問父母,知否當年發生了哪些事。」

生活中的搞笑遊戲

遊戲專家王詠詩博士與拍檔鍾尚昕,在書展推出新書《Crazy Game Book遊戲瘋》。王博士謂,「傳統遊戲一定要有道具或有教育目的,但遊戲意義是過程本身,玩得開心已具意義。我的經驗是,當我們拿出廁所泵、廁紙、肥皂、風筒等孩子平日慣見的東西,他們一看到已感驚訝懷疑,當想到原來可以用來玩,便會更投入。」

書中的遊戲都很搞笑,如把廁所板放地上當龍門,用廁紙當球玩拋擲遊戲;把封箱膠紙貼在地上作過三關、貼到門上設計蜘蛛網,大家拿毛毛球拋擲,貼到最多者獲勝。書中還包括各類零食遊戲,如用意粉建構金字塔,或用不同零食砌風景畫。「有一個遊戲是大家矇着眼用五官猜估蘋果,孩子用摸、用聞去記住自己的蘋果;其實用兩條香蕉已可以玩,各人要用一隻手看看誰能最快剝皮吃到香蕉。」她笑謂大部分孩子都愛玩用手傳肥皂遊戲,感覺刺激。「只要家中放上地墊便很安全,他們開始時以為簡單,但當肥皂濕了水再傳給別人,一點也不容易,過程很惹笑也很開心。我們希望大人明白,遊戲不用買昂貴的玩具,手上沒任何道具也可以隨時玩,玩的過程才最重要。」

(2015-7-21  晴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