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腸套疊 4至8個月高發 非手術復位成功率高

小兒腸套疊是幼兒腸道梗塞的常見原因,患者通常有陣發性的腹絞痛,但因多發生在4至8個月大的幼兒,他們多以哭鬧來表達不適。由於腸套疊屬急症,必須及早診治,若有延誤,可導致併發症甚至死亡。本地一項長達17年的研究顯示,非手術復位的治療成功率高達八成,併發率亦較低,是目前的標準非手術復位療法。

腸套疊即是一段腸道套進另一段腸道,通常的病因是迴腸末端的淋巴組織因上呼吸道感染或腸胃炎而脹大,令迴腸末端套入盲腸和結腸所致。而小兒腸套疊多發生在3個月至3歲的兒童,當中4至8個月的發病率最高。患者會出現陣發腹絞痛及嘔吐等症狀,及後更可出現大便帶血絲和黏液等,若不及早處理,有機會引致腸道壞死等嚴重併發症,甚至死亡。 

為了解目前的治療成效,多名專家利用過去17年、173名有小兒腸套疊的患者的資料進行研究,以分析他們的症狀持續時間、成功治療模式、併發率和住院時間等。在該173名、年齡介乎2個月至16歲的兒童中,他們的症狀持續時間平均為2.3天,主要出現嘔吐(76.3%)、腹痛(46.2%)、直腸出血或啫喱狀血便(40.5%),以及腹部一個可捫及腫塊(39.3%)等症狀。 

在治療方面,有160名研究對象是利用非手術復位治療,其中有79.4%成功治愈,3例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腸道穿孔。而接受手非術復位的病例中,卻有4例出現早期腸套疊復發。手術治療則沒有復發病例。有關研究已在最新一期《香港醫學雜誌》發表。 

負責研究的專家指出,目前有非手術復位及手術治療,其中非手術復位包括鋇劑灌腸、空氣灌腸或水壓灌腸,而空氣灌腸腹位是目前的標準療法,其併發症低,成功率可高達80至100%,同時可縮短住院時間,故均被建議作為第一線治療。不過,腹部可捫及腫塊是非手術治療失敗的一項風險因素,而且若灌腸腹位失敗或在非手術治療過程中遇到困擾,便須進行緊急手術。

(2015-12-4  AM730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