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為模式 (一)
點解我個小朋友會咁?

「點解我個小朋友會咁?」經常於What Apps群組,又或是逛街途中都會聽到以上這句話,到底小孩子點解會咁?一,有人說是天生;二,受朋輩影響;三,不知道......等等。

上述三個或更多的原因都有可能,但我們要知道,小朋友出現的行為,其實是受到多方面的影響,如果我們能夠知道他們在想甚麼?又或是一個行為怎樣產生,那便可以知道小朋友為何會有此行為!在行為心理學(Behaviourism),其中有一個關於學習行為,名為觀察學習理論(Observational Learning Theory)。據研究顯示,BB從21日開始已經懂得留意並模倣面部表情及嘴部動作。而小朋友一直長大,會在身邊的群體成員中互相學習;而透過父母或照顧者,小朋友也可以學習到社交及人際關係互動的方法。

觀察學習理論的基本就是觀察,透過觀察知道更多身邊人的動作而去學習該行為。首先會觀察或留意(Attention),如果過程或該行為模式能吸引他注意,他便會花更多時間及更留心去學習,若有任何東西或事情引開你的眼球,但可能該行為會產生某些負面影響;儲存(Retention)學習後便儲存並記下,尤其是自己認為較重要的那一部份;演繹(Reproduction),在適當的時候便會將之前學習的行為做出來,而多次做出來後,該行為便愈見純熟了;驅動(Motivation)經過多次的演練後,因為不同程度加強或深化,令行為成為很自然的動作或放棄這動作不使用。

所以,這解釋了很多時候小朋友為何會有這些行為出現,第一個要問的人應該是自己,之後才是其他人,問那BB,很可能他看著你笑笑而已!這動作,也可能是從你那兒學習得來的。

(Eddy, 註冊輔導員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