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際關係遇麻煩 讓孩子探索完整自我

當孩子的人際關係遇到麻煩時,爸媽應不應該「大驚小怪」?其實爸媽可以把孩子的問題當成論述題,而不是簡化成選擇題。不妨讓孩子透過你了解到一件事情:人際關係是一種融合了用心的陪伴、在乎的傾聽、關心的話語及完全的包容所發酵出的美好過程。

家長會現場,小武的爸媽與導師私下聊到孩子在班上的近況時,導師說:「我最近發現小武在班上跟同學相處似乎有些問題,他下課時常常一個人坐在位子上,不太跟別人互動,我曾經問過他,也試着請幾個小朋友去邀請他,但小武似乎缺乏興趣,也不太搭理同學。」

學習與同伴溝通

爸媽回到家後找小武來問話。「沒有呀,就不太想跟他們玩。」小武冷淡的回應反而讓爸媽更擔心,忍不住繼續追問小武,小武開始說了起來:「我也不知道為甚麼,我覺得7號跟12號這陣子很故意念錯我的名字,還幫我取綽號,我說不要再這樣他們也不聽,弄得我很煩,7號還說如果我跑去跟老師告狀就不理我,所以我就不想跟他們玩了。」不等小武說完,爸爸不耐煩的揮揮手:「好啦好啦,我還以為發生甚麼大事了,不過就這點小事情而已。這種事情你不要理他們就好啦,不要想就沒事啦,老師也太大驚小怪了,趕快去做功課!」小武張口似乎還想說甚麼,但爸爸已經打開了電視。

人際關係是孩子們天生的需求與必修的功課,也是一種相當重要的社會能力。可別小看孩童之間的人際互動,這種社交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是相當隱微的。磨練與經驗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孩子能在人際關係中藉由探索自己的興趣、了解自己的人際優勢、學習如何與同伴溝通表達,以及處理人際衝突中的挫折情緒,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概念。孩子還小時,人際間的問題相對單純,較難看出缺乏人際技巧的影響。一旦進入高小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學甚至出社會後,人際社交的能力便會成為影響就業表現、生活適應以及自我感覺的重要因素。許多接受心理治療的人,或多或少都存在人際關係上的問題,有些甚至是因為人際關係所直接引發的困擾。

表達我想了解你

當孩子的困擾來自於人際關係時,很難只用單一的觀點來看事情,因為只要牽涉到跟人有關的問題,往往都是許多原因交互影響所導致的結果。

所以在面對孩子的人際問題時,要請孩子幫助我們了解:事情怎麼發生的、是單一事件還是長期事件、有誰牽涉在內、孩子是怎麼思考這件事、他怎麼回應這件事情、他在意的重點是甚麼、對別人來說同樣的重點會是問題嗎?

當我們愈能夠靜下心來聽孩子說,得到的信息愈多,也愈能了解事情的原委、孩子的觀點、困擾的原因與心中的期望,另一方面你的行為也對孩子傳遞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:我想了解你。

有些時候,你不見得要給孩子甚麼具體的建議,但是你可以關心他的挫折、肯定他所做的某些努力、表達你對他某些觀點的擔心、一起大罵某些討厭的對象等等。你陪伴他的身影,會深深的烙印在他的腦海,成了他日後與人互動的情感基礎。孩子因為被你同理,他開始能夠同理別人,而這恰好就是人際關係的核心。

不要去想北極熊

請好好仔細看一下照片中的北極熊:全身毛茸茸、圓滾滾的身軀以及雪白的臉蛋,匍匐在冰層上,靠着獵食魚類而生,是不是很可愛呢?

相信爸爸媽媽此刻腦海中都有一幅關於北極熊鮮明的畫面。接着,請爸爸媽媽在接下來的一分鐘內試着做一件事:不要去想北極熊。

沒錯,不要去想北極熊,不管你想甚麼,就是絕對不要去想北極熊。千萬不要想北極熊,請自行計時一分鐘。開始。

在這一分鐘內,你有沒有辦法完全不去想到北極熊呢?如果這很難做到的話,爸媽不妨想想看,當爸爸對小武說:「你不要想太多啦,不要想就沒事」時,孩子的問題是否真的能夠因此解決或消失呢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或許我們該試着坐下來聽聽看孩子究竟想說甚麼?畢竟,讓孩子有情緒或困擾的事件背後,往往也藏着他所在意的需求或主題。

內文摘自《弄懂6~12歲孩子的內心×情緒×行為問題:心理師給父母的20個教養解答》(作者:陳品皓、出版社: 木馬文化)

(2015-8-17  晴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