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一派位務實填表 按子女能力選小學

踏入二○一六年,官津小學的「統一派位」階段即將展開,子女在「自行分配學位」階段未曾獲得學位的家長,就要在本月三十及三十一日,到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,辦理選校手續,結果在六月四日公布。由於升小適齡學童、世襲生及跨境學童增加等因素,使升小派位競爭情況激烈,所以近日不少家長也想知道「統一派位」的填表策略,以及這個階段選校時要注意的地方。

事實上,經過「自行分配學位」後,相信家長都已鎖定了一所最心儀小學,假如該校位於子女所屬校網,即使他們在首階段未能獲得學位,在「統一派位」階段,相信大部分家長都仍會以該校為首志願。然而,,有些家長在「自行分配學位」階段,選了校網以外的小學,但最後未能獲派該校,所以在即將開始的「統一派位」階段,要填寫只可揀選網內小學的乙部時,仍然大感頭痛。

根據教育局數字,去年有五萬三千六百七十八人申請「自行分配學位」,結果有二萬二千八百八十八成功取得學位,假如餘下來的學童全部繼續參加「統一派位」,人數將突破三萬人的高水平,反映學額競爭情況將更激烈。

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兼國民學校校長賴子文,他認為今年家長在「統一派位」階段時,選校的態度宜較務實,並選擇適合子女性向和能力的學校,子女在學習上才會得心應手。

賴校長講,近年部分家長選校的態度已經改變,不會只看重學校的名氣和成績,而着重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氣氛,是否配合配合子女的個性。「子女在升小階段,家長應可以看到他們的性向發展,例如是屬於『學者型』或『活動型』?學習的模式是傾向聆聽、視覺還是傳統學習模式?學校又有沒有適合的教學方法或設備,例如有多媒體學習室,提供不同的學習模式?」

此外,學校文化是否配合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期望都很重要。賴校長透露,他認識一位家長,女兒非常聰明,升小時入讀了一所傳統名校,兩者可算非常匹配,但女兒上學一星期後,家長就決定為女兒轉校,原因就是學校文化跟他們的理念不配合。

「開學後不久,小朋友有天放學回家後,就向家中的外傭姐姐,以兩隻手指橫放自己唇邊,做了一個好像把嘴唇拉上拉鏈的動作,意思是要她Shut up(閉咀),據知這動作是從同學身上學回來。該家長認為外傭姐姐負責照顧女兒,是家中一分子,不能接受女兒有這種態度,故最後決定為女兒轉校。」賴校長表示,家長選校時,還要選同學和老師,因為小朋友是一張白紙,容易受同學影響,所以學校文化也很重要。

現時,不少家長都會瀏覽學校網頁,了解該校的功課量、教學模式及升中派位情況,但賴校長表示,家長看學校派位情況時,除了要看該校Band 1學生主要升讀那些學校外,還要看整體學生派位情況,才能較準確了解該校的水平,同時評估子女可能會升讀哪些中學。

想子女在「統一派位」獲派心儀小學,除了講求彩數外,家長還要掌握填表策略。現時「統一派位」的選校表分為甲、乙兩部分,各校提供給甲部的學額,約為「統一派位」學額的一成,供全港學生申請,至於乙部則有九成,只供網內學生申請。

賴校長提醒家長,如果子女的心儀學校在網內,家長在填表時,應在甲部第一志願填上該校,第二及第三志願「留空」;然後再在乙部首志願再填心儀學校。「因為當子女在甲部首志願落空,而第二志願有位,子女就會獲派該校,完成他的派位程序,即使乙部有再選心儀學校,已經沒有意思。」

不過,如果家長的心儀學校在所屬校網外,則有另一個做法。「例如小朋友住荃灣區,但家長又想替他選中西區的小學,就可在甲部的第一至第三志願填上中西區的學校,或者在第一志願填中西區學校,第二志願填荃灣校網內最心儀學校,第三志願『留空』;然後再在乙部第一志願,再填荃灣校網內最心儀學校。」

賴校長強調,每個家長情況都不同,未必能一概而論,所以就小朋友的需要和家長期望去選就好。

現時距離月底交表的時間尚有三個星期,家長不妨趁這段時間多作比較,搜集多些學校資料,為子女選擇最合適的學校。

(2016-1-11  星島日報)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