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什麼讓孩子變得慷慨?

我可愛的小侄女貝貝已經五歲,她經常將自己最喜歡的貼紙留給我,這樣的分享行為讓我非常感動。看著她長大的我,清楚地記得她兩三歲時是大家眼中的「小氣鬼」——如果我們剝一個柚子,她會自己守著整個柚子,等她自己吃飽了,才願意拿出小塊給我們。不過短短幾年,是什麼讓貝貝變得慷慨大方了呢?

 

 

「幼兒從天性上來說是自私的。」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吉恩·迪賽(Cowell and Decety)提告訴果殼網科學人,「而已有的行為學研究提示,慷慨的行為會隨年齡的增加而形成。」為了搞清楚慷慨行為在兒童中的發展機制,迪賽提分析了3-5歲小孩的大腦活動。他發現幫助孩子們戰勝自私天性的是一種對道德行為的再評估過程。研究 結果近日發表在《當代生物學》(Current Biology)上。

迪賽提教授和他的同事傑生·考維爾(Jason Cowell)招募了53個3-5歲的孩子參與實驗。首先,這些孩子被要求觀看芝加哥道德敏感度任務(Chicago moral sensitivity task, CMST)中的動態場景。這些場景中的角色要麼表現出親社會行為(如分享食物或幫助其他跌倒的人等),要麼表現出反社會行為(如傷害其他人或推到其他人 等)。CMST的每個場景包括三個連續的圖片。每個場景持續的時間為3秒。

在孩子們觀看場景圖片的時候,迪賽提和同事對他們的腦電波信號(electroencephalogram, EEG)進行記錄,並通過眼球跟蹤(eye tracking)技術確定孩子們的關注點。研究者分析了孩子們在觀察不同場景時的事件相關電位(Event-Related Potentials, ERP)。

這種電位是由外界刺激誘發的電生理應答,可以反映研究物件心理狀態變化。研究者發現,孩子們會對自己所目睹的行為的好壞進行定性判斷,「這個處理髮生得非常迅速,只用100毫秒。」迪賽提說。

孩子們在觀看圖片時的事件相關電位包括三個不同階段。在受到刺激(看到傷害或援助行為)後的100-175毫秒,研究者率先檢測到一個負值波形(EPN),這個波形表現孩子們接受刺激後自動出現的情緒波動。隨後,在受到刺激後290-375毫秒和380-600毫秒這兩段時間,研究者相繼檢測到 代表衝突檢測和認知再評價過程的兩個電位N2和LPP相繼出現——這兩個出現在無意識反應之後的腦電變化,反映了由認知控制的過程。這三個不同階段在孩子 們面對親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時都有顯著差別,這表明孩子道德判斷是由情緒和認知共同介導的。

隨後,研究者讓這些孩子進行經典的「獨裁者遊戲」:每個孩子得到10張他們喜歡的貼紙,但需要決定要不要將其中的若干張貼紙送給另外一個沒有貼紙的 匿名小孩。結果發現,孩子們願意平均分享1.78張貼紙給那位匿名的孩子——他們正在學會對他人慷慨。「從進化的角度說,人們有時需要自私,而另一些時候 則需要合群和協作。」迪賽提對科學人說,「因為我們生活在社會群體中,如果沒有其他人,我們無法生存下來。」

那麼,分享行為之所以能夠產生,究竟是率先出現的無意識應答使然,還是隨後才出現的認知再評價在發揮作用?經過一系列的分析,迪賽提和同事發現代表 無意識情緒應答的EPN並不能預測明確的分享行為,孩子們的慷慨大方跟N2波形的變化也沒有相關性。只有最晚出現的,反映受控制的認知重估過程的LPP波 形可以明顯地預測孩子們的分享行為。如果只對有分享行為的孩子進行分析,LPP和實際分享行為之間的相關性尤其強烈。這些結果提示,跟單純判斷行為的好壞 不同,決定是否分享的過程更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,是受控制的認知過程在起作用。

迪賽提指出,根據這個研究結果,如果想讓孩子學會對他人慷慨,應該嘗試鼓勵他們對別人的道德行為進行反思和評價,引導他們換位思考,而非一味從情緒入手。

參考:

Cowell and Decety, The Neuroscience of Implicit Moral Evalu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Generosity in Early Childhood, Current Biology (2015), http://dx.doi.org/10.1016/j.cub.2014.11.002

 

文章轉載自:

http://www.guokr.com/article/439732/

其他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