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應付小孩5大壞習慣?

每一個小孩都會「研發」一些小動作或壞習慣,例如啜手指、玩弄頭髮、挖鼻孔,目的可能為吸引成年人的注意,也可能是一種為自己減壓的行為。如果大人接受不到這些持續性的壞習慣,就會開始責罵甚至懲罰,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,原來過份地將焦點放在孩子這些壞行為上,反而會有反效果,嘮叨或挑釁只會令情況更加嚴重。

幸好這些壞行為多數都無傷大雅,假以時日會自動消失,特別是當你嘗試放輕鬆處理之後,你會發覺情況沒有之前那麼糟。當然你可以提議一些方法分散注意力,並為小朋友提供更多安全感,讓他毋須透過這些方法去減壓。

看看以下我們有什麼法寶,可以幫小朋友戒掉5個常見的壞習慣:

1.挖鼻孔:挖鼻孔除了看起來不雅外,很多小朋友會將鼻垢黏附在附近的物件上,那怕你們正在公眾場所或在親友面前,他可以照做如儀,往往令家長非常尷尬、氣急敗壞。此外,經常挖鼻孔也會增加流鼻血及傳染病傳播風險,太大力也會造成鼻腔發炎,有些小朋友又挖鼻又捽眼,就可能造成細菌感染,導致眼疾。對於太細的小朋友,應該將不雅的事實告訴他,並著他在別人面前不要做,也可為他準備一些紙巾方便清理,同時勤洗手以減低感染細菌的機會,勤剪指甲減低刮損風險,也可在室內加裝放濕機,讓小朋友不會因鼻腔乾燥不舒服而去挖。當小朋友大一點,也可協議一些方法,提示他不可這樣做。

2.扯頭髮:通常扯頭髮會發生在5歲以下的小童身上,會伴隨著吸吮手指的毛病,一般毋須特別理會,但若然再大一點仍然好像強迫症般去拉扯別人的頭髮,而且屢勸不聽,便要考慮是否情緒問題導致,應尋求醫生專業意見。

3.吸吮手指:在美國有研究估計,接近一半的4歲以下兒童會有這個習慣,他們從孩提時學懂這個自我安撫的好方法,當他們感到睏倦、沉悶或感到挫折時,便會作出這個行為。到5歲時仍有高達20%的小朋友未能除掉這個習慣。若情況持續,有些小朋友手指會結繭、牙齒會變形,甚至在入學後影響正常社交,有調查顯示,這些小朋友一般會被同輩排擠於外。一般建議在4歲後仍有這個情況就要特別留意,可以用一些獎勵去鼓勵小朋友戒掉,也可以提議一些需要用雙手去完成的遊戲避免吸啜,甚至尋求牙醫利用一些牙科用具協助小童戒掉。

4.舔/咬咀唇:這個很多大人都會有的毛病,原來在小童時期已經出現,一般在緊張、疲倦、無聊時會加劇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時刻保持濕潤,避免有任何因乾燥而突起的位置引起舔/咬的衝動。而晚間以潤唇膏補濕更是重要,因為晚間小童休息不動,是讓皮膚休息復元的最好時機。

5.磨牙大約有15%的兒童及青少年均有在睡眠時磨牙的情況,實際原因不明,有指是焦慮所致,有指是潛意識在自行糾正不正常的口腔姿勢。這些情況通常會在恒齒長出後就消失,但間中還會出現在成人身上。因為力度大,或會引致下頜疼痛、磨損或牙齒鬆動,嚴重會引致頭痛。家長不應把小朋友從睡夢中叫醒,更不應責備,因為他也不能控制這個行為。家長應多與小朋友溝通,嘗試從心理健康上著手,也可留意睡眠環境是否夠舒適。另外,應注意牙齒護理,定期檢查以監察牙齒狀況。

資料來自:http://goo.gl/datrtx

其他相關文章